車家在城北絲綢路,那一片住著的居民基本都在附近的紡織廠和食品廠上班。
車家是雙職工家庭,總共生了六個孩子。
前面幾個都是閨女,拼到第六胎總算折騰出一個帶把的。
因為得來不易,便有些慣孩子。除了老大作為“獨生女”那兩年,過了點輕松日子,余下幾個女孩幾乎都是在打罵中長大的。
偏偏車滿銅長了一臉老實相,干活也賣力。
平時誰家出了事,他都樂得搭把手,鄰里鄰居見人三分笑,在大家的印象里,他就是老好人一個。
車魚兒第一次挨打還跑去婦聯(lián)告狀了。
結(jié)果婦聯(lián)人一來,李桂蘭就老老實實承認(rèn)打了她,找的理由還挺正當(dāng)。說車魚兒老跟那些回城的知青一塊玩,她擔(dān)心她學(xué)壞了,所以才管教嚴(yán)了些。
婦聯(lián)干事一聽,孩子媽也不是不講理嘛。
自從高考恢復(fù),幾千萬知青陸陸續(xù)續(xù)回城,底子好一點的考上大學(xué),次一點的接了家里的班。那既沒考上,又無班可接的就成了大難題。
他們沒有房子,沒有工作,又全是大齡青年男女,咋辦?
閑得全在街上游逛。
這一逛,自然出現(xiàn)很多不規(guī)范的行為,這就引起不少沖突。
光是北城這一片兒,出的事就不少。
懂點事的大姑娘都不能能跟這群人混啊。
車魚兒自是不服氣的。
可她從不曾認(rèn)真看這個時代,她的理由便顯得格格不入,反倒印證了李桂花的話。
別看李桂蘭這人嘴巴不饒人,哪兒有便宜占就往哪兒鉆。吃個喜酒都能干出帶著全家大小一起蹭吃蹭喝,只拎一把子蔬菜上門隨禮的事,在外跟個母老虎似的,其實在車家,真正做主的還是看起來老實巴交的車滿銅。
只是車滿銅會做人,凡事都讓李桂蘭頂在前頭,等事情失控他再出來道歉,倒引得不少人同情他娶了個潑婦。
這不,車滿銅一副沒管好妻子,沒教好孩子的愧疚樣子,婦聯(lián)的人也只能勸解幾句便作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