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字叔幫著卸貨,把柴火都靠墻碼好,然后說:“元哥,一會兒幾個桶我摞一塊放到前面,回去的時候我拐進(jìn)去拿給二哥。”“好,辛苦你了,這是油錢,這是給我二哥的菜錢。”“哎,不辛苦,我跑一趟還能多賺了好幾塊,元哥那我走了啊,祝你生意興隆!”“好,我就不耽誤你了,什么時候得空了再來我這兒坐坐。”蘇元正送了虎子出門,進(jìn)來看見蘇渺正在規(guī)整物資。“爸爸,這些都是耐放的菜,至少能用四天,之后不夠的再到集市上補(bǔ)充,這樣又能省下一些成本。”“好的,那接下來就是要去找肉類的貨源了。”市里賣肉的要比縣里多得多,公家的私人的都有,量大品類也多。現(xiàn)在還不知道開業(yè)后的情況,他們就先按著以前的量去訂貨,照樣是幫忙做預(yù)先處理的,成本比在寧縣貴兩成。訂好了貨源,接下來要調(diào)整價格了,食材成本加上房租,最起碼要漲三成才能和以前的利潤率持平。蘇渺想了想,覺得粥和小菜的成本低,最好不要漲得太多,把炒豬雜和鹵味的價格漲上去比較科學(xué),于是她決定改變一下規(guī)則。自助粥,小碗3毛,大碗5毛,小菜任吃,加一毛送一勺豬雜,光喝粥價格和以前一樣,只不過豬雜要收費(fèi)了。老友炒豬雜——2.6/斤鹵豬心、鹵豬舌——3元/斤豬頭肉——4元/斤半斤起售!雞爪、鴨爪、鴨脖、雞蛋——3毛/個、根。蘇渺拿著菜單去給葉晗和葉嘉音看,畢竟她們更了解邕城熟菜的價格,回來的時候帶著修改過的菜單。“爸爸,葉阿姨和嘉音姐姐說熟菜賣得太便宜了,建議我們加價。”“啊!還要加啊,我覺得價格蠻可以的了,不過今天菜市的熟菜確實更貴些。”“要不我們雞爪這些不加價,其他熟菜加兩毛?我們開在居民區(qū),靠鄰居照顧生意價低是應(yīng)該的,但也不能低太多,要是讓同行覺得我們在搞價格戰(zhàn),聯(lián)合排擠就不好了。”“好,那就聽你的,你的字好看,來寫價目表,到時候往收銀臺一貼,清晰明了。”蘇元正翻了翻老黃歷,后天日子好,合適開業(yè)!那明天就得把鋪面全弄好,進(jìn)門先是收銀臺,收銀臺后頭貼著價目表。收銀臺旁邊用一列桌子拼著,隔成一塊操作間,到時候左邊桌子放小菜,右邊是打包豬雜和鹵味的地方,當(dāng)然也可以裝進(jìn)盤子里在店里吃。剩下的空間擺了八張桌子,每張桌子配四張長條凳,間隔還比較寬松,讓人用餐的時候不會覺得太過擁擠。蘇元正去把定做的招牌拉回來,大大的蘇記食鋪四個字,用的不是正楷,而是另外一種不知道是啥的字體,反正挺好看的。招牌掛上去先用紅綢布遮擋著,等開業(yè)的時候再拉開。蘇裕和蘇元正掛招牌的時候不少路過的街坊都很好奇的打量,蘇渺順勢做起的了廣告。“叔叔阿姨,你們好,我們家明天開業(yè),主營粥品小菜、老友特色炒豬雜和鹵味,歡迎來光顧。”“哥哥姐姐,我們家價格實惠,菜品美味,明天開業(yè)還有優(yōu)惠呢!”……招呼了好一陣,大多人打量了店鋪后,都笑笑的走開,并沒有回應(yīng)。蘇渺心想,難道是這里的人邊界感比較強(qiáng),或是對新事物沒有這么熱衷嗎?這個問題在幾分鐘后得到了解答。天氣熱,蘇渺一直說話感覺嗓子就要冒煙了,就到對面小賣部買杯冰水喝。這樣的冰水很多小賣部都有,夏天賣得特別好,其實就是開水里兌糖,然后放到冰箱凍起來,誰來喝就從冰箱里舀起來倒進(jìn)一個紅色塑料杯里。一杯5分錢,一口下去從頭發(fā)絲爽到腳指頭。那時候大多數(shù)人家里都沒有冰箱,在大夏天里,這就是為數(shù)不多價格低廉的冰飲了。開店的是一對六十多歲的老夫妻,老奶奶將杯子遞給蘇渺的時候問:“姑娘,你家是做餐飲店?”蘇渺點點,說:“是的,我家要賣的吃食居民區(qū)里都還沒人賣,就是大家看起來不太熱情。”“呵呵,姑娘我跟你說,兩年前這家餐飲店的東西不好吃,還不干凈,倒閉后才將院子賣掉的,你們一聲不吭把店門重新打開,招牌又還擋著,別人還以為是以前那家店又開了呢,當(dāng)然不熱情了。”“啊!原來如此!謝謝奶奶!”蘇渺咕咚咕咚把冰水喝完,將杯子還給老奶奶后,跑回去拉住父親:“爸,快!我們?nèi)ベu些豬雜,炒一鍋豬雜出來!”“啊?怎么這么突然就想吃了?”蘇渺將剛才老奶奶說的事和他說了一遍:“我們得讓街坊們知道,我們蘇記食鋪是新店,和之前那家沒有半毛錢關(guān)系,并且讓他們試吃,先做預(yù)備宣傳,才能保證明天我們準(zhǔn)備的食材可以賣完。”既然制定了計劃,就要馬上實施,好在菜市離得近,一個小時后,一大鍋老友炒豬雜就出爐了。正好到了午餐時間,開始有烏泱泱的下課族和下班族出來覓食,蘇家三人端著香噴噴的炒豬雜和牙簽在外兜客。“特色老友炒豬雜,酸香可口,下飯神器。”“走過路過不要錯過,新店即將開業(yè),免費(fèi)嘗一嘗,門店招牌菜老友炒豬雜!”“看一眼不會上當(dāng)!吃一口不會受騙!給舌頭一次享受美味的機(jī)會!”……半個小時后,豬雜分個精光,半個居民區(qū)加上附近幾個單位的覓食者都擺在了此等美味之下,說明天即使大排長龍也要吃上。蘇渺趁機(jī)宣傳了他們家可以外帶,街坊們都紛紛點頭,這樣好,反正走幾步路的事兒,還不用在店里等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