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七章:李嗣業的動作
呂授的死讓呂驁很傷心也很憤怒,甚至有那么一剎那的沖動,呂驁就想帶著當涂的五萬兵馬南下廬江,殺了慕容恪,為呂授報仇,但是理智終究還是戰勝了沖動,冷靜下來的呂驁,已經開始考慮自己和五萬吳軍的出路了,現在呂授已死,廬江失守,這意味著,九江和江東本土的聯系已經被鄧軍切斷了,自己也就成了一支孤軍,稍有不慎,自己和五萬兵馬都有可能死在九江。
九江郡原是楚國經營百年的地盤,吳國從楚國手中奪過來也沒幾年,后來又因為和鄧國、越國之間的戰爭,一直沒有好好經營這一塊新得的土地,導致時至今日,九江還不能自給自足的,大部分的糧草軍資都需要吳國本土的支援,現在廬江失守,從丹陽過來的支援也就斷了,僅靠九江,很難撐得住,而且廬江的鄧軍也隨時可能北上,現在呂驁的處境十分的危險。
“副都督,鄧軍有所異動!”這時,吳軍大將潘清來到門外,他發現一直囤駐淮河北岸的鄧軍,突然有了動作,于是連忙來向呂驁稟報。
潘清的話,將深陷喪子之痛的呂驁給拉了回來,呂驁抹了抹臉上的淚水,打開門,向潘清問道:“可知鄧軍的目標是何處?”
潘清搖了搖頭,道:“暫時不知,只不過鄧軍分出了一支兵馬,統兵大將是老將蔡茂,他們一直往東北方向去了。”
“東北方向?”呂驁聽后,轉身回到房間里,死死的盯著輿圖,作戰鄧軍有可能出現的地方。
“東北,涂山、鐘離,對,一定是鐘離,李嗣業一定是想襲取鐘離,然后攻打陰陵,陰陵是我軍囤糧之所,一旦受到攻擊,勢必會對我軍造成極大的打擊。”思考片刻,呂驁便認定鄧軍的目標是鐘離了,原本吳軍的糧草輜重都在壽春的,但是開戰之后,為了更好的守護糧草,同時也為了縮短運糧的時間,呂驁便下令將囤積在壽春的糧草全部運到陰陵,這個消息估計被李嗣業知道,所以才派兵去攻打鐘離,意圖襲擊陰陵。
“潘清,加派斥候前往鐘離,同時,你帶著五千兵馬前去增援,不得有誤。”既然認定鄧軍的目標是鐘離,呂驁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了,于是不但加派斥候,還命潘清五千人馬去支援。
義成,蔡茂率領一支兩萬人的兵馬來到此地,這支兵馬雖然是打著蔡茂的旗號,但是大軍內還有另外一員鄧軍大將龐德,這是李嗣業和龐統謀劃了很久的一次冒險的行動。
自從得知岳飛率領金吾衛和龍驤衛在豫章大破吳軍,殲敵數萬,怒蛟衛也順利抵達豫章,慕容恪圍殺呂授,拿下了整個廬江郡之后,李嗣業便開始急了,現在四路大軍中,就是他的虎翼衛毫無進展,被呂驁擋在淮河半個多月,所以李嗣業和龐統經過多日的商議和謀劃,最終決定走一步險棋。
這一步險棋和韓信的明修棧道,暗度陳倉有著異曲同工之意,派出蔡茂率領兩萬兵馬往東北而去,把龐德藏在大軍中,將呂驁的目光吸引到鐘離,然后以龐德從義成渡過淮河,從涂山登陸。
這是一個很大膽的想法,因為涂山一帶,并沒有適合大軍登陸的地方,也就是說龐德能不能成功登陸也說不好,退一萬步說,就算龐德能夠克服困難,從涂山登陸,但是誰又能保證呂驁一定會上當,將目光投向鐘離呢,如果呂驁猜出了自己的意圖,龐德所部就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的,所以這一次李嗣業和龐統是在賭運氣。
蔡茂和龐德來到義成之后,便開始分兵了,蔡茂留下一萬人給龐德,而他則是繼續率兵往鐘離方向前進,臨走前,蔡茂對龐德說道:“龐將軍,此去萬事小心,如果有什么危險,定要派人去給老夫報信,老夫會第一時間帶兵來支援你的。”
龐德點了點頭,道:“老將軍放心,不會有事。”
蔡茂離開之后,龐德很快就找到了李嗣業提前準備好的船只,現在是白天,渡河的目標太大了,也很容易被吳軍斥候發現,所以龐德便帶兵返回義成休整,等天黑了再出發。
龐德這一次的任務很重,不但要順利渡過淮河,從涂山登陸,還得繞過當涂城,在鐘離和陰陵之間徘徊,試圖將鐘離守軍吸引出來,策應蔡茂大軍渡河,攻打鐘離,而后合軍直逼陰陵城。
乾元十六年,四月初三,夜里,龐德率領一萬精銳悄悄的離開義成,往淮河邊而去。
來到河邊,龐德帶著兵馬上船,趁著夜色和月光,渡過了淮河,由于涂山一帶不適合大軍登陸,所以龐德只能將大軍分成幾批登陸,而先上岸的士兵則是負責在周邊偵查,以免被吳軍斥候發現。
兩個時辰之后,一萬鄧軍精銳盡數上岸,而附近并沒有發現任何吳軍斥候,看來呂驁已經中計了,將大部分的斥候都派去的鐘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