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斗中總是會出現一些意外的,而這種意外會公平的降臨到每個人的頭上——當然,對于沒有準備的人來說這的確是意外,但對于謀劃者來說這就是計謀,至少也可以稱之為奇襲。
“轟!”
又是一聲巨響,夾雜著紛飛的土石,這一次的位置卻是右側,也就是艾米的身邊,煙塵之中只聽得艾米一聲驚叫,隱約間可以看到七八只手正在將她往外拖,盡管這位女槍手擁有堪比巨龍的力量——這是吉姆看到她一個人將船推下海又一個人將船拽上岸時的感受——但抓著她的可是有四五條大漢,再加上突襲的措手不及,眼見得她就要被拖進那無盡的黑暗中,那樣她的生命也就可以宣告結束。
寒光點點!鮮血飛濺!
吉姆單手持槍尾橫掃,不過這并不是為了將敵人趕開,槍尖的軌跡也不是一道平滑的弧線,而是一道波浪,劃過四個抓著艾米的敵人的脖子的槍尖帶出了些許鮮血,同樣也帶走了他們的生命,僅剩的那個敵人被終于可以使上力的艾米一把揮開,然后立即以最快的速度爬?還是滾?反正不怎么好形容的姿勢又沖了回來,與此同時,貝雷納斯大喝一聲,連人帶劍整個人砸了出去,接著同樣在艾米身后迅速退回,而想要進行追擊的兩個敵人正被串在愛麗絲投出的標槍上。
“我欠你一次。”腳下挑起長槍,艾米的語氣完全不像吉姆過去看到的那樣火熱,反而如寒冰一般,但從她的眼中,她手中的不斷揮舞的長槍中可以感覺到,她心中的憤怒比巖漿還要熾烈。
說起來,吉姆、羅法和艾米雖然都用槍,但他們三個人的槍卻完全不同。羅法用的是斧槍,除了刺擊外,斧刃還可以劈砍,但更多的卻是鉤掛;相對而言吉姆的長槍“干凈”許多,因為那就是一根槍桿加上一個素槍頭,這就是最傳統,同時也是最普遍的長槍;艾米的長槍說是“槍”,從外形上卻更近乎樸刀,只是柄更長——不像樸刀一樣只是大刀加上個長柄——刃更短,取下來的話最多可以當成一把厚背小刀,但不論如何,有著刀刃的形狀自然更加利于劈砍。
說得這么復雜,但不論如何,能殺死敵人的武器就是好武器,在吉姆他們現在面對著這種情況下,其他的因素都已經不再重要,重要的只是耐力,就算是年輕的拉烏利此時也已經減緩了射速,并抽出空隙在右手拇指上纏上了一些布條之類的東西,這樣雖然會減少精度,更會大大降低射速,但不想因為手指早早廢掉而成為累贅的話他也只能這么做。
在這無數的生命不斷的消逝的過程中,沒人還有心思考慮時間過了多久,有時間考慮那個還不如多殺一個人,而且考慮那些東西很容易讓人產生焦躁甚至急躁的情緒,這樣的話或許下一刻死的就是你。
也不知過了多久,周圍的黑暗逐漸變成了白色的濃霧,但這并不是說在黑暗中吉姆他們還能看清大霧的顏色,而是熹微的晨光已經驅散了黑暗,同時就像貝雷納斯曾經說過的那樣,瓦恩族的狂戰士們就好像幽靈一般,在黑暗中出現,又在濃霧中消失不見。
沒有人休息,天亮了,那么就該繼續上路了,只是他們的速度并不快,或者說是一邊趕路一邊休息。其實,亞琉哲他們早就已經預見到了這種情況,或者說出現這種情況才是正常的,所以第三個休息點到達第四個休息點的路程非常短,就算他們現在這樣的速度在下午也可以趕到,到時他們可以進行一定的休息,運氣好的話,或許敵人沒有發現那第四個休息點,他們還可以一覺睡到天明。
當然了,這只是“運氣好”,或者準確的說是運氣爆棚,戰斗的指揮者和戰士們可以相信運氣,但絕不能依靠運氣,為了活著,他們必須要盡量杜絕任何的意外。
不過很可惜,意外還是出現了。
“歡迎歸來,勇士們。”
白色的巖石筑成的長橋上,一位穿著棕色裙子的少女微笑著站在那里,在她背后,透過白云,隱約間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城堡,城堡之下則是無盡的草原。
是的,這里是瓦爾哈拉,維京阿斯族的領地,而云間的那座城堡則是他們的大本營。
——等等,說好的第四個休息點呢?啊,這就是那個“意外”了,從亞琉哲他們出發到現在,時間已經經過了三個月,戰場上有些變化也是正常的,這個變化就是阿斯族竟然發動了反擊,將邊境線向前推進了許多,直接囊括了第四個休息點所在的范圍,至于這座長橋?在亞琉哲他們離開阿斯族領地的時候走的也是這座橋,也就是說這座橋代表著“阿斯族邊境”這個概念,邊境在哪里,這座橋就在哪里。
至于這位前來迎接的少女,其實和張彪根本沒有關系,這位名叫弗蕾亞的少女是阿斯族首領夫人芙蕾妹妹弗蕾亞,來這里迎接也不過是一時興趣,她這樣的興趣也不是第一次了,所以亞琉哲他們也是很坦然的接受了少女的一個擁抱,而吉姆比他們多的也不過是一句“歡迎來到瓦爾哈拉”罷了。
這個所謂“迎接”也不過是小插曲,小孩子不懂事,但是大人卻不能不懂事,作為“第十三位勇士”,更是作為“鄰國”不列顛的第一騎士,吉姆自然受到了阿斯族首領奧丁的款待,席間不但有著諸如族長夫人芙蕾,族內第一戰將托爾等重要人物參加,更重要的是除了吉姆外的其他“十三勇士”也都到場。
在這十二個人當中有男有女,甚至是有老有少,畢竟拉烏利怎么說也只是一個小男孩——當然,這個“小男孩”可不能小看——而相對他而言,那位名叫羅瑞恩塔的女賢者根本就是熟*女*人*妻好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