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子觀音,俗稱送子娘娘,是抱著一個男孩的婦人形象。
嚴格來說,在宗教信仰之中,觀音在佛教中并不是最高神,但由于有了送子功能,她在中國的影響要比佛祖釋迦牟尼大得多。信徒們認為,婦女只要摸摸這尊塑像,或是口中誦念和心中默念觀音,即可得子。
古代書籍就有類似的記載,某人年近五十,沒有兒女,便向觀音菩薩祈求繼嗣,發愿頌《觀音經》一千遍。從此每天念經,將滿一千遍時,妻子馬上懷孕,不久便生下一個兒子。諸如此類的事跡,只要翻看與送子觀音相關的書籍,肯定能夠找到一堆。
究其原因,主要還是古代倫理思想作祟。不孝有三,無后為大;多子多福,養兒防老,這基本上就是中國人最樸素傳統的想法。這種情況下,送子觀音自然應運而生,成為天下母親祈請保佑早生貴子的主要神靈。
有需求,自然有市場。百姓期盼生子,那么送子觀音廟宇,自然遍布全國各地。所以說,在舊城區之中,存在一個送子觀音廟,那是十分正常的事情。
不過此時,這座觀音廟,卻在搬遷之中。
方元等人下車之后,立即就可以看到,一些人就在廟里收拾東西,分類的打包,隨時準備離開。其中安置在廟中的一尊送子觀音像,由于體積比較碩大沉重,不太好處理。
而且可能由于觀音像在供桌上擱放久了,香火灰塵堆積了一層。使得觀音像底座與供桌牢牢粘連在一起,更加不容易搬動。
總之,方元等人在外面看著。只見里頭兩三個人在搖動觀音像,供桌也跟著晃蕩,細細的香灰也在浮空飄揚,讓人打了一個噴嚏。
就在這時,方元開口道:“觀音有靈,不可妄動。”
這聲音不大,卻清晰傳到了廟宇之中。廟宇里頭的兩三個人一聽。不由得停下了動作,回頭看向外面。乍看之下,他們也隱約覺得。方元等人的來頭好像不小。
適時,其中一人遲疑問道:“你們是?”
“我們是來燒香的。”方元隨口道:“沒有想到,這廟竟然要拆了。”
“不是拆,是搬。”那人連忙解釋:“搬到仙衣路那里……”
“神佛一動。靈性自散。搬與拆,又有什么區別?”方元搖頭道:“新廟自有新佛,就算把舊佛搬過去,也肯定格格不入,白浪費工夫。”
“呃……”那人無言以對,而且也不好辯解。
畢竟他感覺方元好像是虔誠的信徒,但凡虔誠的信徒,最不好應付了。打不得罵不得,勸又不聽。較真認死理,怎么解釋也不管用,非常麻煩。
與此同時,方元問道:“這尊觀音,你們打算怎么處理?”
“這個……”那人吞吞吐吐道:“當然是搬到新廟去啊。”
“撒謊。”方元目光一厲:“當著觀音菩薩的面,居然不老實,不怕下地獄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