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!老唐這一手,可謂是瞬間就把吐蕃給扔到了道德的洼地里,供所有人指指點點。
此刻約蘇哈大長老的視線也轉向祿東贊,不光他,丘黎氏、包括多禰也將目光投向了這位吐蕃大相。
怎么說呢,昔日的盟友,在經過上次金山大戰的潰敗,以及今日的儀事后,他們彼此之間,已經生出諸多猜忌。
財帛動人心,于國家來說,也是一樣。
“臣愿意以瀾江為界——”祿東贊的語氣帶著一些心不甘情不愿。
“太少了!”——說這話的不是楚王殿下,而是已經打算向大唐遞交投名狀的吐火羅頭人丘黎氏,只見他此刻皺著眉頭,看向聞言已經沉下臉來的祿東贊:“瀾江才距離牦牛河多遠?大相,你再怎么著,也得以怒江為界!”
“你!”祿東贊沒想到啊,此時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自己的,居然不是大唐楚王殿下,而是昔日的盟友!
是的,從今日起,吐火羅已經不再是吐蕃的盟友了!
“祿東贊,這里是大唐。”丘黎氏知道自己該抱緊誰的大腿,況且等拿下天竺,吐火羅擁有了屬于自己的那一片肥沃土地,他未必就不敢跟吐蕃掰一掰手腕子,再說了,將來兩國邊界接壤,沖突早就成了必然。所以,本著“遠交近攻”的原則,丘黎氏自然要向大唐投誠,同時與吐谷渾交好。
這樣一來,等將來吐火羅遭受吐蕃的欺壓時,他便不會力有不逮——因為大唐可以站出來為他主持公道,并且吐谷渾也可以為他陳兵邊境,牽制吐蕃……
天下熙熙,蕓蕓眾生,諸佛龍象,都逃不過一個“利”字。
祿東贊看著此刻渾身散發著正義的丘黎氏,他不禁眼冒火光,可等他看向臺上,李二陛下已經重新拿起那本公文,而他身邊的唐儉又開始低頭玩起了手指甲,至于……
某個狗東西……
他正歪著腦袋站在自己面前不遠處,用一種看好戲的目光等著自己的下文……
這一刻,祿東贊也想罵人……
罷了……
祿東贊深深閉上眼睛,吐蕃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口太少,等擁有了天竺那大片豐沃的平原……相信要不了幾代人,吐蕃就會變得和大唐一樣強大,甚至超越大唐!
好!所謂的與天爭命,不就是重在一個“爭”字么?!
既然如此,我祿東贊還偏不相信:吐蕃人一代人爭不過,難道世世代代加在一起還爭不過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