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渺靜靜地坐在三婆身旁,微微向前傾著身子,臉上滿是專注的神情,聽得著迷極了。她的思緒在三婆講述的那些過去的故事中穿梭,想起三婆前面說的有親戚去了海外,于是問:“三婆,出國的那幾個親戚現在已經是徹底斷了聯系嗎?”三婆輕輕嘆了口氣,臉上露出一絲遺憾的神色,緩緩地點了點頭:“是啊,以前還時不時能聯系得上,長長幾十年間,至少還能知道誰走了誰還在,后來漸漸的就沒有音信了。最后一次,已經是82年了,我的一個堂兄寄了幾張外匯券回來。那時候,收到外匯卷還挺稀罕的,可以去外匯商店買高檔貨,大家都高興了好久,但是之后就聯系不上了。唉,他們也老了,說不定都已經不在了,子孫們不在家鄉長大,甚至都不認識我們,沒有感情更不會和我們聯系了。”蘇渺也覺得很遺憾,三婆娘家人剩得不多,年紀又這么大了,如果能見到兄弟們的子孫應該是會很高興的。次日,蘇組長一早就來了,直接騎著自行車去了果園,二伯讓大黑和大黃回去通知蘇元正和蘇渺。此時,蘇渺正坐在院子里,和三婆有說有笑地聊著天。院子里的花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,仿佛也在傾聽著她們的對話。大黑和大黃急急忙忙地跑進來,對著蘇渺汪汪直叫,還一直往院門撇頭,似乎在催促著她趕緊跟它們走。三婆笑道:“狗子在喊你呢,應該是蘇組長到了,你快喊上你爸到果園去吧,別讓人家久等了。”父女倆來到果園,就看到蘇組長蹲在傷了主根的木瓜小樹前,一臉惋惜的搖頭。蘇元正和他打招呼:“蘇組長,好久不見,果園的事情讓你費心了。”“元正哥!渺渺!好久不見了,你們是回來看小樹的吧。”蘇組長站起身來,臉上露出了笑容。“是啊,渺渺剛高考完,聽我二哥說被吹翻了好些樹,我們就回來看看。”蘇組長關切地問道:“渺渺考得怎么樣呀?這么多年的努力,就看這一次了,希望你能取得好成績。”蘇渺笑道:“自我感覺還不錯,正常發揮了,蘇組長,這些扶正的小樹怎么樣?”說到小樹,蘇組長嘆了口氣:“這些傷了主根的,都活不了了,生命力再頑強也抵不過這樣的重創。得抓緊時間重新培育新苗把位置補上,不用浪費心力來救了。其他的狀況要好一些,應該能救活大半。不過,這也得看接下來的照顧得怎么樣了。”蘇渺仔細看了看,這一圈小樹的狀態,比昨天她剛回來的時候還不如了,心里也明白這些樹應該是真的沒救了。她微微皺了皺眉頭,說道:“已經損失掉的就不管了,但是之后還會有臺風,我們有沒有更強有力的防風措施呢?”蘇組長點了點頭,認真地回答道:“目前比較常用的防風措施,一個是設置支撐架構,做一批木棍,在樹干周圍搭建三腳架或四腳架,用繩子把樹干和支架綁定,增加樹干的穩定性。再來就是培土加固,在木瓜樹的根部周圍適量的堆上一些土壤,形成一個小土丘。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根部的穩定性,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擋風力對樹干的直接沖擊。還有就是修剪枝條,這個比較合適那邊的大樹,修剪掉一些太長的枝條,減少樹冠的受風面積,從而降低風力對木瓜樹的影響。”蘇元正聽了,若有所思地問道:“那大樹需不需要搭支撐架呢?我覺得大樹雖然根系比較發達,但遇到強臺風,也還是有可能被吹倒的。”“搭支撐架雖然效果很好,但比較耗費人力,一般比較合適小規模的種植或是小樹上。像這里好幾畝的果林,倒是也能搭,只不過聽說下一場臺風已經離得不遠了,不知道能不能趕得及。還是先看看天氣預報,如果時間緊的話,為了減少損失就先架小樹,大樹我建議用綁繩的形式。”蘇組長耐心地解釋道。這幾天他一直在關注天氣的變化,似乎是又有風團要過來了,按他的想法是覺得越早做好防護越好。“綁繩?是給每棵樹綁上四條繩子,將它們和相鄰四個方向的樹鏈接在一起,形成拉力來對抗風力嗎?”蘇渺說出自己的理解。“對對對!渺渺你可太聰明了,一點就通!這個方法操作便捷,可以先時刻關注天氣預報,在有臺風預警的時候再綁上。其實大樹已經長穩了,也設置了防風網,被吹倒的可能性不高,主要還是考慮對小樹的保護。”蘇組長對蘇渺的聰慧十分的贊賞,和聰明人說話真的很省力,感覺什么都是一點就通。蘇渺想起上一世偶然看到的一個農業節目的采訪,心中一動,她對蘇組長說:“將木瓜樹矮化,是不是也是防風的手段之一呢?我記得之前你給我們看的菜里面好像提到過,矮化的果樹在防風方面有一定的優勢。”蘇組長點點頭,詳細地解釋道:“是的,這個品種的木瓜樹相對于原始品種,已經是經過矮化的了,樹高只有土品種的一半,你看看現在成品樹,也就和你一樣高而已。矮化的好處很多,不止能防風,還能提高產量,還方便管理。你看對病蟲防治、澆灌、采摘都更好操作很多。”“既然如此,那能不能讓它更矮一些?這樣防風效果會更好。”蘇渺追問道,眼神中充滿了期待。蘇組長笑道:“更矮一些?那得再更新品種了,重新培育更矮化的木瓜需要研究院花不少的時間。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需要經過很多次批次的試驗和研究。”“嗯,在短期內,我們可以使用剛才你說的幾種方法進行防護。長期的話……我之前聽說一個方法,不知道可不可行。”蘇渺想試一試印象中的那個方法,目前她好像沒有見到有人這么做。“你先說說,我們來探討一下,說不定真能成。”蘇組長感興趣地說,他是十分熱衷于研究新品種和新種植技術的,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