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,蘇渺幫著父親殺了兩只雞,一只是今晚要吃的,一只要留著供桌。按著傳統初一不殺雞不吃稀,“雞”與“吉”同音,殺“吉”就不吉利了。其實不止雞,大年初一一般人家是不殺生的,所以大家都是在大年三十將這幾天要吃的肉類準備好。人口多的家庭就處理幾只,他們家人少,兩只就夠。不過現在和以前不同了,過年的時候肉聯廠是不放假的,還是會有少量的肉類供應,吃雞吃膩歪了可以早些去市場買些別的。殺雞的時候,蘇渺一只手用力控制住雞腳,一手控制住雞翅膀,蘇元正揪住雞脖子探了探大動脈的位置,把那處的雞毛揪掉,用菜刀利落的一劃。雞血瞬間涌出,流入下方裝好鹽水的瓷碗里。在大公雞開始激烈掙扎前,蘇元正快速接手雞翅膀的位置,蘇渺雙手握住雞腳,感覺到大公雞瀕死前的力氣。在她覺得快要控制不住的時候,大公雞用力顫抖了幾下,然后便不斷氣了。再等了十幾秒確定大公雞真的死了,蘇元正才將它丟進大盆里,繼續殺下一只。蘇渺心想幸好父親下刀位置準,大公雞能走得痛快。她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回村過節,有個堂哥殺雞的時候沒割對位置,那只雞掙扎了好久才停下來。就在大家以為雞已經死了,放手丟在地上的時候,雞又回光返照了,上躥下跳的在院子里撲騰了個遍,把院子弄得到處是血。自從那次之后,那個堂哥再也不被允許殺雞了,被分到了擇菜的那組。大鍋里燒了熱水,舀出來給兩只雞澆上一澆,等沒那么燙了,蘇元正用大手擼幾下,雞毛就都被嚕下來,光滑的雞皮漏了出來。這兩只雞是二伯托了班車運上來的,說肉聯廠賣的都是圈養的飼料雞,沒有土雞香,叫他們別去買,先吃這兩只,過幾天回村的時候再抓幾只回來。這一批雞是二伯母專門為過年養的,算好了出欄的時間,不太老也不太嫩,剛剛好。平時會放出去溜達抓蟲吃,然后補喂一些飼料,相對于肉聯廠買的雞,二伯母養的土雞,雞皮是偏黃色,放進鍋里煮很快就有香味散發出來。除了白切雞,過年飯桌上最常見的還有扣肉,市場上有已經炸好的扣肉賣,但是條件好的人家都會選擇自己做,這樣可以去挑選更好的肉。蘇元正一大早就去市場,挑了兩大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。將洗凈的五花肉冷水下鍋,加入蔥結、姜片和少許的酒去腥,水開之后用中火將五花肉煮透煮軟,以能將筷子插入為準。隨后撈出五花肉浸泡在涼水中,等五花肉涼下來之后,用專門戳扣肉的戳子在上面一頓猛戳,扎得越密越好,這樣炸出來的扣肉皮再回起泡蓬松。往肉上抹一層鹽,皮上再抹一層白醋,這樣可以讓扣肉更入味,一會兒下油鍋炸時,也更容易炸成“荔枝皮”。……快進蘇元正一頓忙活,終于炸好了兩大塊香噴噴,表皮金黃的扣肉,將一塊泡到水里用在今晚的年夜飯上,一塊留著這兩天再做。香芋扣肉是最經典的做法,用荔浦芋頭是最好的,但是現在農貿市場還沒有流通得這么廣泛,所以基本都是用本地的芋頭。將芋頭去皮后對半切成1指厚,4指寬,用七成油溫慢炸,等芋頭表面變得有點硬,鼓起來的時候,就可以把芋頭片撈出放涼備用。因為扣肉的浸泡還需要時間,所以蘇元正先弄別的菜,雞雜木耳炒粉絲,用煮雞的湯汁做了冬瓜雞血湯,將整魚放進鍋里蒸。從鍋里把雞撈出來,放在大托盤上,端去供桌,蘇渺拿了用調味碟裝的兩小碟米飯跟在后頭。蘇元正在香爐里點了三支香,就繼續去忙廚房了,接下來的任務就交給蘇渺。供桌不能急,要讓祖宗慢慢吃,斟三次酒三次茶,等供香燃得過半時,將準備好的紙錢燒了,這才完成了。“爸爸!紙錢燒好了!”蘇渺沖著廚房大喊,蘇元正拿著一個大大的平簸箕過來,把雞,米飯,水果,糖餅都放到上頭。拿張小凳放貢品擺在家門口,剛才的程序還得再來一遍。每家門口常年都會有一塊磚頭,就是用來插香的,蘇渺往旁邊看看,似乎每家都是小孩子蹲守著自家的大肥雞。在蘇渺老老實實按程序上供時,蘇元正在廚房一人控兩鍋忙到飛起。這時扣肉也已經泡了有一個多小時了,表皮已經軟化發脹,成了“荔枝皮”狀。將扣肉切成和芋頭一樣的厚片,就能開始做調料。適量的醬油、腐乳和少許酒攪拌均勻,鍋中開火放少量油,把蔥姜蒜爆香后倒入醬汁翻炒片刻,再加一勺糖和少許五香粉。放少許清水后煮開后,將醬汁倒入裝扣肉和芋頭的大盆里,攪拌均勻腌制十五分鐘。蘇元正拿出一個大圓碗,先將不規整的邊角料放在碗底,在一塊肉、一塊芋頭依次交錯放置,最后要把盆里的醬汁都澆上去。上鍋大火蒸,不一會兒濃郁的肉香味就飄滿了整個院子。扣肉要蒸二十分鐘,手剛停下來,院外的蘇渺又開始喊了:“爸爸!好了!”已經出鍋快四十分鐘的雞已經有些涼了,蘇元正把它放回還燙的湯鍋里浸泡十幾秒,又熱乎了。這邊一般過年過節都是白切雞的吃法,斬雞的手法也很有講究,好在蘇元正久經廚場,“梆梆梆”一頓斬,擺到盤里還是一只整雞的形狀。蘇渺做好的菜端上飯桌,此時扣肉也好了,而取扣肉的手法也不簡單,要是手滑說不定得砸地上。用厚布隔熱,把圓碗從鍋里拿出來,準備一個大碟子,扣住碗將汁水先倒出來,以防汁水燙傷。再用一個大碟子蓋在圓碗上,迅速翻轉,將圓碗拿開后,擺盤自成,扣肉的“扣”字就源于此了,最后將剛才倒出的湯汁淋上即可。滿滿一大桌年夜飯,白切雞熟而不爛,皮爽肉滑,原汁原味,清淡鮮美。芋頭扣肉肥而不膩,滿口留香,豐腴醇厚。父女倆一如既往的吃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