愉快的假期總是過得很快,初八蘇渺就要回邕城了,這次返程他們要帶一樣特別的味道回去,那就是酸粥。說起這酸粥,可是寧縣大多數(shù)人家不可或缺的重要配料呢!雖然不是每日必食,但每次吃鴨總會炒上一碗來當蘸醬,還能做酸粥魚,酸粥豬肚,酸粥黃豆等佳肴。因為這里天氣濕熱,夏日漫長,壯鄉(xiāng)人民漸漸的形成了吃酸的飲食習慣,除了酸粥之外,還有諸如酸嘢、米醋之類的酸味食品也備受喜愛。在過去困難的年代,生活條件比較差,食物粗劣難以下咽,酸粥的味道可以刺激味蕾,有了它的加持,可以讓原本平淡無奇的食物增添幾分別樣的風味。而與酸食不同,寧縣酸粥具有一種獨一無二的酸味,其口感更是綿軟細膩,無論與何種食物相搭配,總能產(chǎn)生相輔相成、相得益彰的奇妙效果。酸粥罐子常年放在廚房最角落,他們之前好幾次都想要帶上去,但每次出門都會忘記。這次回來發(fā)現(xiàn)因為太久沒放米飯進去養(yǎng)著,這罐子酸粥已經(jīng)變質(zhì)損壞了。所以昨天吃的酸粥,是蘇渺和隔壁阿姨討的,阿姨家里有好幾罐,便直接給了她一個大海碗的量。如今剩的一小碗正好可以當菌種,帶去邕城重新做一罐。將家里收拾妥當,關好了門窗,父女倆帶著大包小包的啟程了,還是租的“海獅”師傅的車,路過蘇家村時把蘇裕和蘇惠捎上了。幾個人立刻忙碌起來,先是將家里和店鋪里里外外都清掃得干干凈凈,接著對所有的餐具和廚具進行了蒸煮消毒處理,為明天開業(yè)做準備。等到終于空閑下來以后,蘇渺忽然想起了那罐子酸粥,趕忙將其取過來,小心翼翼地放置在了廚房中陰涼干燥的角落里。酸粥是一種發(fā)酵類的食物,所以和其他腌制的小菜一樣,容器要干凈無油。她將寧縣家里那個罐子拿上來了,之前已經(jīng)將壞了的酸粥倒掉了,用溫水清洗干凈還把它稍微加熱了一下,讓里頭干得快一些。罐子里面完全干燥之后,蘇渺把剩下的那碗酸粥倒進罐子底,蓋好后運來邕城的。罐底的那碗菌種就是最好的發(fā)酵劑,現(xiàn)在只需要往里面加米飯就可以了。入罐的米飯沒有什么講究,很多時候都是隨手將剩飯放涼了加進去就行了。對!放涼,這是非常重要的,要將米飯放涼的才能加進去,否則過高的溫度會把里頭辛勤工作的“菌種”燙死的。蘇渺讓父親晚上做飯的時候多煮兩碗,因為頭次入罐時,放的米飯要比種多一倍。接下來又是交給時間了,過了一個星期,蘇渺再打開來看,里面的米飯已經(jīng)軟爛成白花花的糊狀,這樣便是做成了。今天正好又到了店里吃大餐的日子,蘇渺用干凈干燥的勺子舀出一小碗,今晚又有一只鴨鴨跑不掉了。因為罐子里的發(fā)酵時不間斷進行的,所以挖出一些后,今晚要補一些米飯進去,平時即使不吃,在米飯完全發(fā)酵之后,依然需要加入新飯,否則易爛霉變,在寧縣的那罐就是因為太久沒給“益生菌”們補充食物而壞掉的。英子和江鋒毅在蘇家吃過一次酸粥魚仔,對那酸香的味道很是上頭,但也還是第一次見著沒加工的過的酸粥。她好奇的湊過來,然后被刺激的酸味攻擊到,連忙后退一步說:“渺渺,這是上次我們吃過的那種酸粥嗎?怎么那么酸?”“英子姐,因為這是剛發(fā)酵好,還沒煮的酸粥,一會兒炒過之后酸度會降低的?!苯h毅也湊過來看,問:“看著就是白呼呼的,應該還吃不了,但是如果不嘗你們是怎么判斷這酸粥好不好呀?”“我們看酸粥好不好,主要以“白”與“細稠”來判斷,酸粥越白、越細稠,質(zhì)量越好,吃起來香酸撲鼻?!碧K元正起了鍋準備炒酸粥,其實酸粥的炒法十分簡單,熱鍋燒油,倒入酸粥,然后不停的翻炒以免粘鍋,最主要的步驟,是在炒制過程中分次加入食鹽,也可視具體情況加水。炒酸粥也是需要有耐心,炒的時間要久一些,否則火候不夠出鍋可就沒那么香了。這是最簡單的炒制方法,還根據(jù)個人口味和要搭配的食材來調(diào)整口味。常用的配料有蒜米、雞皮果、醬油、白糖等,而炒好的酸粥會以蘸料和輔料的形式搭配菜肴食用。下午蘇裕抽空去市場挑了一只土鴨,還賣了半只豬肚,豬肚雖也屬內(nèi)臟,但是因為中醫(yī)上稱為滋補佳品,所以價格比肉還貴。土鴨做最簡單的白切就可以了,豬肚則要清洗干凈,加水進鍋,放幾片生姜和少量米酒同煮,煮到熟軟,用筷子可以輕易穿破再撈出來。切成絲之后與之前已經(jīng)加工好的酸粥同炒,加入少許姜絲和胡椒粉就完美了。酸粥與土鴨、豬肚的搭配讓大家欲罷不能,簡單的烹飪保留了肉質(zhì)的鮮美,還劃入了一絲絲的酸香和發(fā)酵的米香味,入口咀嚼時還會讓舌尖產(chǎn)生一種好像有酒香的錯覺。蘇元正分做了辣和不辣的兩碗,大家都更中意加了辣椒的,開胃又下飯,連蘇渺今晚都多吃了一碗飯。晚上蘇渺將酸粥分成三罐加入了新米飯,發(fā)酵成了之后,蘇記小菜桌上就多了一道來自寧縣的特色小食,酸粥黃豆。食客們再次被蘇記的特色菜驚艷到了,雖然寧縣離邕城很近,但這是極具當?shù)靥厣娘嬍澄幕阽叱沁€真就不多見。剛嘗試第一口的時候,猝不及防的被酸的兩眼緊閉控制不了表情,隨后而來的是唇齒生津,還想再來一口,嘗了兩口覺得胃口大開,飯都吃得更香了。本就喜酸的他們,又被深深的迷住了。不過產(chǎn)量有限,每天只出一海碗,先到先得,于是蘇記又出現(xiàn)了一批專程來趕早來吃酸粥黃豆的食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