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祥一邊掏錢,楊大妞一邊心痛到滴血,20塊錢呢!能買十幾斤的肉了。買了衣服,蘇祥又要帶她去買鞋子,這回她是死活不肯去了。“不買了不買了!都已經花了二十塊錢,不能再花了,渺渺,你勸勸你哥。”“額……這咋勸……大妞姐,那你家里有鞋子配這套衣服嗎?”楊大妞看了看手里鮮艷的套裝,犯了難:“我都是穿黑布鞋和解放涼鞋,這……能配嗎?但是真要買什么高跟鞋我也不會穿啊,就村里那些泥路,走兩步就得摔了,”“嗯……有沒有紅的布鞋?一樣顏色的話勉強也能配得上,最好鞋底子厚一點的。”楊大妞像找到了破解之法,高興的說:“沒有我可以做啊!我做鞋子可快了!家里有紅色的布,我自己做一雙,還舒服,以后也能穿!”“趕得及嗎?”“沒問題,我兩天就能做好的。”既然如此,鞋子便不用買了,幾人打道回蘇渺家。剛回來,蘇渺就把楊大妞拉進自己房間里,從行李袋里拿出一個小布包,打開讓她看里面的東西。楊大妞瞪大了眼睛看著里面好幾盒的化妝品,驚訝的說:“是擦臉的香膏?這個多盒?”蘇渺把化妝品一一擺出來:“不止是香膏,還有香粉,腮紅,眉筆、眼影和口紅,結婚那天畫個淡妝,肯定美極了。”楊大妞好奇的摸了摸那些精致的化妝品,大部分都是她沒見過的,鄉下基本沒有人化妝,能在冬天擦一擦蛤蜊油已經很好了,特別愛美講究的就買雪花膏,又香又潤。“渺渺,這些化妝品肯定很貴,我不能要,你是在邕城買來的吧,回去了你問問能不能退,別花這些冤枉錢。”“這哪里是冤枉錢,大妞姐這是我送你的新婚禮物,你就收著吧。”楊大妞說:“可是……我不會用啊,畫不好就更丑了,之前我有個表妹賣了一盒口脂,說是可以涂嘴上做口紅,也可以涂臉上作胭脂,結果整天頂著大紅臉大紅嘴巴在村里走,像是個吃了人的猴屁股,哈哈哈哈!!!”她說著說著忍不住笑了起來,蘇渺想到那個場景也跟著笑了一會兒,好不容易止住了笑,說道:“大妞姐,我可以教你呀,不好看那是沒化好,化好了能把整個人都襯得特別亮眼,我幫你試試妝吧。”每個女人都愛美,楊大妞也聽話的換上新買的套裝,坐在桌子前由著蘇渺來擺弄,反正一會兒要是真不好看洗掉就好了。蘇渺想了想自己認知里的新娘裝造發展史。70年代的新娘裝造都是十分樸素的,基本不化妝,那時候生活條件也沒有那么好,買一件新衣服,系上一條紅絲巾就可以了,好一些的就涂一點粉。80年代特別是中后期,隨著改革開放,物質條件開始改善,特別是南方地區伴隨著港臺流行元素的流入,新娘們都開始注重自身的妝容。這個時候的新娘妝流行細細彎彎的柳葉眉,偏白的粉底,比較紅的唇色和腮紅,因為這樣顯得更加的喜慶。再造型上,新娘流行卷發造型,以夸張為主基調,頭上的頭飾也格外的多,除了珠花還有仿真花,總之追求的就是百花盛放,就連新郎也要噴上摩斯搞一個大背頭。但是到了九十年代,就開始出現了分化,夸張造型依舊夸張,甚至還加上了五彩繽紛的亮色眼影。與此同時新港劇妝造興起,給復雜的妝造做了減法,喜歡用濃眉紅唇來突顯立體五官,過于復雜的眼妝、腮紅統統都放棄。妝面強調啞光感,眉妝只是在原本眉形的基礎上稍加修飾,輪廓分明的飽滿紅唇也是標配。蘇渺不想太隨大流,也不想太新潮,像把二者綜合一樣,畫個自然一些的淡妝就好了,反正又不是上舞臺,只要能把精氣神抬起來就行。先讓大妞涂上一些雪花膏,然后拍上一層香粉,香粉是喜鳳牌的,裝在一個紅色的塑料圓盒里,蓋子上印著金色的鳳凰和一個大大的喜字,盒底印著“粉質細膩滑潤,粘附力強,遮蓋力好,留香力長。”其實大妞的皮膚不算差,這個年代大家吃得清淡,臉上沒那么多疙疙瘩瘩,只不過平時做農活被太陽曬得膚色有些暗。鄉下有新娘子“避日”的傳統,即將嫁人的新娘子婚前半個月就不下地干活了,在家里養著。楊大妞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,不可能不下地,但是也特地帶上了寬大的草帽來遮擋一二,皮膚還真是沒這么暗沉了。因為離婚期很近,楊大妞已經“開臉”了,就是用兩根細線絞去面頰上的汗毛,眉也修過了。為了不顯得突兀,香粉只薄薄上了一層,能遮一些瑕疵提亮膚色就可以了,再用眉筆畫了眉毛,口紅和胭脂也只上了一點。眉筆、口紅、腮紅和眼影是一個套裝,“怡美”牌的,當時蘇渺去買時售貨員極力推薦,旁邊還有不少姑娘圍著玻璃柜臺看來看去。上好了妝,蘇渺還給大妞盤了發,彈簧式卷發就不要弄了,規規矩矩的將頭發盤起來,額前是梳成四六分的劉海,用吹風筒加摩絲,把劉海吹成略微上揚的云朵式,再帶上配套的紅珠花就大功告成了。楊大妞還沒有用過吹風筒,有些緊張,熱氣噴到臉上的時候,還下意識的屏住呼吸。“好了,大妞姐你看看。”蘇渺取過大圓鏡放在她面前。“這……這是我?”楊大妞驚訝的看著鏡子里的自己,臉蛋細膩紅潤,彎彎的柳葉眉配上飽滿紅潤的嘴唇,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也能漂亮成這樣。她再好奇的摸了摸劉海:“原來那些演員歌星的頭發是這樣吹起來的,我還以為她們天生就能長成這樣呢!渺渺!真是太好看了!”蘇渺嘿嘿一笑:“那我們出去讓祥哥也看看吧,肯定能讓他驚艷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