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宿舍,蘇渺洗臉刷牙后直接上床睡覺了。因為下晚自習后宿舍開燈的時間只有半個小時,所以一般她們都是吃完晚飯后就洗澡,然后再去上晚自習的。回來大多數同學都是洗臉刷牙就能睡覺了,但是養生渺渺一般還要比其他舍友多一步,那就是泡腳。而今天她沒泡腳就上床了,舍友們見此情形,都心照不宣地覺得她是真的累壞了。為了不打擾到蘇渺,大家活動時的動靜都特意放緩了許多,走路輕手輕腳,說話也盡量壓低聲音,生怕吵到了她。過了一會兒,熟悉的熄燈號準時響起,悠揚的號聲在校園里回蕩。隨著號聲結束,電閘“啪嗒”一聲關閉,整個宿舍瞬間陷入一片漆黑之中。剛剛還帶著些許嘈雜的宿舍樓,也慢慢地安靜了下來。而讓同學們以為已經睡著了的蘇渺,此刻眼睛確是睜開的。她心里有些難受,因為她想起來,1988年11月6日瀾縣一帶發生7.6級地震,21時15分,又發生7.2級地震。瀾縣一帶的十幾個鄉鎮受災都很嚴重,地震輻射范圍廣,多地都感受到了震感,而剛才,正好是震了兩下。上一世的這個時候她才初三,晚自習的時候一些同學也覺得震了一下,但是沒有喊出聲,也沒有組織避險,就這么過去了。直到幾天后他們才在廣播中知道了瀾縣地震的消息,這次地震造成七百多人死亡,近八千人受傷,還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。具體的情況,她已經有些不記得了,印象中之后還有愛心捐款。她內心翻涌著復雜的情緒,自己竟把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凈,明明早知道有這么一場浩劫,卻什么也沒做。但是如果她提前想起來,她又能做什么呢?向上級報告?這看似簡單的舉動,背后卻會隱藏著諸多難題。會不會被人當做是擾亂社會穩定,制造恐慌的人。又該怎么解釋一個普通的高中生,是如何預測遠在千里之外的地震的。可萬一上級選擇相信了她的話,提前采取了行動,加強防范與救援準備,是不是就能在這場災難來臨之時,最大程度地減少傷亡與損失呢?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,強行改變大事件的走向真的可以嗎?這背后又會引發怎樣未知的連鎖反應呢?而現在地震已經發生了,她能做的都已經遲了。無數的想法在她腦海中糾纏,過了很久才勉強睡去,導致第二天起床號吹響的時候她困得睜不開眼睛。胡小蝶看著她半閉著眼睛找衣服穿的樣子,直接說:“蘇渺,你要是太困了就別去做操了,我和班主任說一聲就可以的,沒事的。”要是在平常,蘇渺肯定不愿意打破規則偷懶,可現在實在太困,她感覺自己的輕飄飄的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樣。于是又倒回床上,有氣無力的說:“麻煩幫我請個假,我不去做操了,等你們做完操了我再起來。”話一說完,她又沉沉的睡過去了,再次睜眼是孟佳佳把她叫醒的。“蘇渺,早操已經結束了,你要起來了嗎?”蘇渺緩慢的坐起身子,懵懵的看著她,孟佳佳有點擔心的說:“你是不是生病了?”蘇渺甩了甩頭,說:“我沒事的,就是有些困而已,去洗把臉就精神了。”昨晚的緊急避險只是一個小插曲,大家又恢復到緊張的學習中了,直到三天后瀾縣地震的消息傳來。周日上午放學之后,大家是可以回家的,但是需要在晚自習之前返校。回校的時候不少同學都帶著這個星期的報紙,現在大家了解實事的途徑都是通過報紙,電視,廣播等。在學校里唯有食堂在吃飯時間會放一些廣播,電視是沒有的,報紙只能去圖書館借,但是同學這么多,根本排不上看最新的報紙。所以在集訓期間,很多同學都會趁周日半天假的時候,將這一個星期的報紙拿來學校看。而今天報紙上的新聞引起的熱烈的討論。一個同學高舉著報紙,大聲說道,眼神中滿是震驚與急切:“你們看今天的報紙了嗎?瀾縣發生的地震,就是三天前!”“是晚上嗎?是我們感受到的那兩下嗎?”“瀾縣是在哪里?我家沒有賣報紙,可以借我看看嗎?”同學們湊在一起看報紙,還將重要信息提取出來念給幾不進來的同學聽。1988年l1月6日21時3分和21時15分,滇省瀾縣一帶分別發生7.6級和7.2級地震,多地有震感。地震造成地裂縫、山體滑坡、滑塌,瀾縣周圍十幾個鄉鎮受災最重,有人員死傷和房屋倒塌,目前當地正在積極進行救援。盡管報紙上的新聞篇幅簡短,但同學們都清楚,這絕非小事。看完這則新聞,每個人的心情都變得格外沉重,仿佛被一塊無形的巨石壓著。一位同學皺著眉頭,憂心忡忡地說道:“滇省離我們這么遠,都能感受到震感,當地得晃成什么樣子啊。”“那里是邊境,可能救援條件會不太好,不知道會有多大的傷亡情況。”這時,有一個女生,小小聲的說:“唐山大地震好像是7.8……死了二十多萬……”此話一出,原本還在低聲討論的同學們瞬間安靜下來,整個空間仿佛被按下了靜音鍵。大家的表情變得愈發凝重,眼神中除了對地震的恐懼,更多了一份對災區人民深深的擔憂與牽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