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我印象里,邕城還沒有注冊這個的,你們把所有申請材料交上來之后,我們先要核查一遍,沒問題了報到最上頭,上面再審查,確認全國只你們一家申請這個商標,然后再返下來,我們公示過后沒有問題,才算注冊成功。過程確實有點久,一般是要大半年的時間的,我們可以一次性給你們材料清單,你們照著準備,交上來我們就走程序,這樣也不耽誤你們的事。”于是吳科長手寫一大張需要準備的材料清單,送他們出辦公室門口的時候,還笑容滿面的說:“一定要再來啊!我給你們辦加急!”回去蘇元正就認認真真準備起材料來,還真是不少,這也要證明,那也要填表的,弄了好大一疊。晚上,葉嘉音家的電話響了起來,因為之前有把鑰匙給蘇渺和蘇元正讓他們幫看家,所以蘇渺聽到電話鈴聲就跑過去接。“喂,你好?”“是渺渺嗎?我是嘉音。”“嘉音姐姐!!新年好!”“渺渺,新年好,過年開心嗎?”“挺開心的,我們這兩天已經回邕城了。”“好的,我有一封掛號信大概這兩天要到,可以麻煩你幫我簽收一下嗎?”“好的,沒問題!”兩人有在電話中聊了一會兒,蘇渺說到他們家要注冊商標,不知道上哪可以找到能設計出好看圖案的人。葉嘉音說:“你們商標叫什么?”“就和我們的店名一樣,叫做蘇記食鋪。”“我家里剛好有個學藝術的堂姐,我讓她設計幾款吧,然后寄給你,你看看有沒有喜歡的。”蘇渺驚喜的說:“真的?嘉音姐姐太謝謝你了!”“小事兒一樁!”……眨眼間到了元宵節,蘇記照例只營業半天,下午收拾好后,兩個員工提前下班,蘇家整了一桌豐盛的飯菜飽飽的吃了一頓。晚上五通廟附近有花燈會,他們也要去湊湊熱鬧,太陽還沒下山就早早的出門了。五通廟離他們這很遠,踩三輪車是要踩斷腿的,所以他們要搭公交車去。公交車一路開過去,上車的人越來越多,看樣子都是去看燈會的,不少孩子手上還拎著小燈籠,都是家長們手工做的,各不相同。開開停停差不多四十分鐘才終于到了,這時的天有一些暗下來的跡象,遠遠看到江邊有香燭燃起的火光,從公交車下來的人一起往那邊走。五通廟就屹立在邕江邊,周圍沿著江修成一個長長的江邊廣場,據說始建于宋,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供奉“五通神位”以祭祀戰死的將士。民國時又改作小學,后毀于文革期間,80年代初開始由邕江水上船民和雅里村村民籌資重建。所謂五通廟指:通天、通地、通人、通神、通鬼。按舊時的說法,五通廟旁邊從前是一個渡口,往來商船從這里經過,商客上渡口休憩的時候都會進去拜拜,所以它主要是保佑水上往來船只和做生意的人安全平安。后來名號漸漸傳出去,香火越來越鼎盛了。每月的初一、十五,來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爭搶燒頭香,擠得水泄不通,場面更是煙熏火燎,讓人眼淚直流,場面讓人嘆為觀止。不過今天他們的目的不是去拜神,而是去廣場上看花燈。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走進江邊公園,公園的各處裝點的燈籠都已經點亮了。有組織單位布置下的,也有各個小攤販帶來的,皆是造型優雅精美絕倫。憨態可掬的兔子燈籠,做工精細的蓮花燈,簡單卻喜慶的蘋果燈籠……“爸!裕哥!你們快看!那個金魚燈好漂亮啊!它的尾巴竟然還能動也!”一個商販舉著手上的金魚燈籠,一邊吆喝一邊輕輕抖動,金魚燈的尾巴是活動的,跟著身上的鱗片都微顫著,就像真的活過來在水里游泳似的。蘇元正問:“同志,這個燈籠怎么賣?”“這個金魚燈籠我可是花了很長時間做的,2塊錢一個。”商販剛說完,旁邊一個也想詢價的市民嘟囔著:“這有點貴了吧,也就讓孩子玩兒一會兒的東西,要兩塊錢呢。”商販聽后立即說:“嘿嘿,同志,現在燈會剛開始,我還沒賣出燈籠。這樣吧,你花2塊錢買下這個金魚燈,我額外送你這個蓮花燈,就算幫我開張了。”蘇渺看了看蓮花燈,也很喜歡,說:“爸爸,我們買吧。”金魚燈確實很費功夫,這家也就做了一個,蘇渺買走就沒有了。剛才說貴的那人手里牽著一個小孩,見自己喜愛的金魚燈被買走了,頓時哇哇大哭起來:“金魚燈!金魚燈!我一定要金魚燈!哇哇哇哇!!!”“寶兒別哭!爺爺給你買別的!”“我不!我不!我就要那個金魚燈!”看實在哄不下小孫子,那人轉頭對蘇元正說:“同志!你看這……你能不能把這個金魚燈讓給我呀?”蘇元正看了看女兒提著的金魚燈,搖頭道:“抱歉,我與女兒也很喜歡這個燈籠,不能讓給你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