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賈家這樣的豪門中,賈琮這等形容有些寒酸的扎眼了,但賈政見這他一雙眼睛溫潤晶瑩,舉止從容淡定,有種與年齡不符的神采。
又想起周昌言的來意,兩處聯想起來,這半大的孩子已讓他有些動容了。
年輕時,賈政也曾立志科舉入仕,光耀門楣,但他天資所限,在讀書一道難有建樹。
后來父親賈代善一份遺奏,皇帝賞了他一個從五品的工部員外郎,也免了他讀書不中的尷尬。
但對讀書的熱衷,對讀書人的喜愛,對功名位望的向往,卻是刻在他骨子里的。
今天周昌言說嘉順親王十分贊賞賈琮的書法,稱他是難得一見的書道奇才,甚至預言不用幾年,賈家必會出一位書法宗匠。
而且嘉順親王還親筆書信,邀請賈琮參加正月十五的楠溪文會,擔任文會錄事一職。
世上居然有這等奇事,并且就發生在賈家,發生在這個自己這個默默無聞的侄兒身上。
他身在官場,自然知道嘉順親王這位文名卓著、令譽極佳的宗室賢王。
和其他飛鷹走馬的皇族子弟相比,嘉順親王簡直就是王室的楷模和清流。
最讓賈政心生親近的是,這位嘉順親王也極愛讀書的,精書畫,通編撰治學,手下聚集許多俊才名士,做些編撰古籍名冊的立言之事。
這簡直就是賈政心目中讀書人的完美形象,做了他想做,而沒有能力去做的書香之事。
且嘉順親王隔年興辦的楠溪文會,號稱大周第一等文會,被邀請參加者,無不是享譽士林的大儒名士。
如果在楠溪文會上寫出一首好詩詞,數日之間便能名傳天下,這是何等文采風流的快意之事。
那怕讓賈政參加一次楠溪文會,也足以讓他自豪一生,但他文才名望都平庸的緊,決計不會被這天下第一文會邀請的。
他倒是想和嘉順王這樣的人物相交,無奈官位碌碌,性子又不善鉆營,才情幾乎沒有,難入嘉順親王這類人的視野。
且賈家和對與宗室相交,也一直心懷謹慎,這些都讓賈政與這位天下第一清貴讀書人無緣得識,一直讓他有些遺憾。
對于嘉順親王這樣文名卓著的人物,賈政自然十分信服他的眼光,既然他如此推崇賈琮的書法,那自然是沒錯的。
自己曾日夜臆想結識的讀書清貴人,如今竟然親自上門書信相邀賈琮,他這個默默無聞的侄子,是如何做到這等讓人震驚莫名之事。
賈琮看著嘉順親王的書信,心中也是一片迷茫,自己根本就不認識什么嘉順親王,對方怎么會突然上門書信相邀。